鼓手王得江:在冬残奥会闭幕式敲响定音鼓,见证盛会落幕

站在C位的演奏鼓手是王得江,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学专业2021级学生,今年21岁。

  “咚咚咚……”3月13日晚,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,在主火炬熄灭之前,空旷寂静的国家体育场(“鸟巢”)里,定音鼓的声音骤然响起。在“C位”(中心位置)鼓手的带领下,围成一圈的12个鼓手一起演奏定音鼓,在鼓点的律动中,全球观众共同见证此次奥运盛会完美落幕。

3月13日晚,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,王得江站在最中央敲响了定音鼓。图/新京报摄影记者 陶冉

  站在C位的演奏鼓手是王得江,他是一名低视力视障人士,也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学专业2021级学生,今年21岁。王得江从13岁开始学习打击乐,相对于演奏中使用的定音鼓,他对中国鼓和排鼓更为熟悉。记者了解到,从2021年12月接到参选通知到正式参加演出,满打满算,王得江学习定音鼓的时间不过短短四个月。

接到参选通知时,练习定音鼓才一周时间

  “当时接到参选通知还是很紧张的。”3月9日,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报告厅里,王得江回忆初选的情景。彼时,王得江接触定音鼓这种打击乐器才一周多的时间。

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,视障学生王得江在校内练鼓。图/新京报摄影记者 郑新洽

  相较于定音鼓,王得江对中国鼓、排鼓更为熟悉。“时间很急很紧张,需要把曲子先背下来,然后再练习。”

  王得江说,好在很多打击乐器的演奏原理是相通的,自己需要适应的是定音鼓的打击特点,“比如打击的位置、鼓的音色之类,像节奏、音符之类的都没什么问题,跟之前的训练都是一样的。”

  定音鼓的鼓桶部分由铜或者黄铜制作而成,鼓面材质则为小牛皮或者塑胶。“定音鼓很大,一般是两个、四个或者五个为一组,在管乐队或交响乐队中起定音作用。鼓槌细细长长,前面这个地方包着毛毡。”王得江一手一个鼓槌,一边演奏一边跟记者“科普”定音鼓的相关知识。

  王得江告诉记者,自己在此次演出中使用的是四个一组的定音鼓,“鼓槌一般落在鼓面边缘的位置,因为鼓比较大,打中心的话声音会很闷,而且不容易产生共鸣,也不能完全震动起来。”

  在王得江看来,中国鼓和定音鼓各有特点,“定音鼓是金属的鼓腔,整个非常厚重。中国鼓主要是木制的鼓身、牛皮的鼓面。”

  或许是之前有着深厚的演奏打击乐器的功底,王得江很顺利地通过初选进入了闭幕式演出团队,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练习。

看一句谱、打一下鼓,练习是一个人的“战斗”

  和学校其他参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合唱演出的同学不同,王得江是一个鼓手。这也意味着,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练习打鼓。

对于王得江而言,很多时候训练是一个人的“战斗”。图/新京报摄影记者 郑新洽

  恶补定音鼓相关知识是王得江训练开始的第一步。“学校外聘了中央民族乐团的刘凯老师来教我,他是演奏低音鼓的专家。”王得江快速学习了定音鼓的知识,包括定音鼓演奏的特点、演奏要注意的事项和演奏技巧等。

  “老师每周来一次,每次90分钟。他带着我训练,还专门为我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法、学习流程,包括先学什么、后学什么。当然,每次都留作业。”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,王得江迅速掌握了定音鼓的演奏方法。

  “比如打鼓不能太‘死’,太‘死’的话音色就会很硬。这对手腕要求就比较高。”王得江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适应定音鼓的演奏。

  除了专业教师的1对1辅导外,王得江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在“战斗”。

  最开始,他会用手机录下自己打鼓的画面,然后仔细看自己动作,“有没有打对位置就可以看出来。”

  特教学院的报告厅距离宿舍楼有一段距离。接到演出任务后,王得江每天晚上有三四个小时都在这里度过。因为打鼓的声音比较大,王得江会习惯性地把门关好,一个人在这里反复练习。

王得江手拿着谱子打鼓。图/新京报摄影记者 郑新洽

  因为视力不好,王得江无法像其他演奏者一样边看谱边打鼓,都是看一句谱,记在心里,然后再打一下鼓。速度虽然慢了些,王得江却练得很认真,“时间紧、任务重,但是每天在这里都很充实。目标很明确。”

  闭幕式演出当晚,站在C位的王得江自信而从容,也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。

  能够站在“鸟巢”的舞台上演出,王得江十分开心,“我亲身体会到了鸟巢的灯光、鸟巢的壮丽,也感觉到了整个团队一起配合的那种氛围,大家齐心协力做一件事情。”

采写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