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!余姚这位“00后”视障女孩!

悠扬清越的长笛名曲《梁祝》,从楼天云手持的银色长笛的音孔里奔涌而出,高音飞扬明丽,中音淳厚生动,低音清澈剔透,仿佛一群精灵轻盈舞动,寒冷的冬日似乎也温润起来。



一曲终罢,掌声雷动,她羞涩地放下长笛,那一刻,她心中的世界格外清亮。尽管她与这些发出掌声和喝彩的人们近在咫尺,可她只能勉强看清他们模糊的长相轮廓,甚至看不清他们真挚的眼神和鼓励的笑容。一曲长笛,是楼天云与命运的一场对话,每一个音符讲述着她“与众不同”的人生故事。


楼天云,2001年6月出生于余姚楼家,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表演系的一名学生。她自小罹患遗传性白化病,皮肤、眉毛、头发等呈白色或黄白色,视网膜眼色素减少,视力低下、畏光,皮肤和视力均对光线高度敏感。对于这种疾病,世界范围内均无药物可治疗,仅能通过物理方法,减少紫外辐射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。

自小,她就知道自己“与众不同”。过于白皙的皮肤、黄白色的头发、特殊的模样,喜欢夜色、月光或阴雨天,在阳光下畏缩不前……这些让她在人群中格外突显。异样的目光、窃窃私语、指指点点,时常成为她身前身后的独特场景。

“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。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,过好自己的人生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楼天云轻轻掠过黄白色的头发,笑容如月光一般纯净,没有一丝阴霾。

2008年开始,她就读于宁波特殊教育中心。在学校的兴趣班里,她第一次接触到高旋律乐器长笛。当音乐老师吹出第一串音符时,她的眼前骤然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。她惊喜地发现,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东西。原来,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不需要用眼、而是用心就可以感受到的美好事物。



音乐圈有一种有趣的说法,钢琴是乐器国王,小提琴是王后,萨克斯是乐器王子,而长笛是乐器公主。患白化病的孩子因为夜间活动相对舒适,所以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称呼——月亮的孩子。此后,这个“月亮的孩子”拉起“乐器公主”的手,开始了双向奔赴的音乐之途。

楼天云一直记得小学音乐启蒙石老师说过,“长大后能够养活自己,体现自己的价值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那时的她,虽然还不知道未来有更漫长的艰辛生活,但懵懵懂懂中明白:父母能护着她走过一段路,但并不能陪她过一生。人生有些路要一个人坚强。而学业和音乐,尤其是长笛,是陪伴和支持她更长久的人生依靠。

升入初中后,楼天云跟某培训学校的舒老师学习长笛。一开始,老师收80元一课时费用。她的技艺日渐长进,舒老师满心眼欣赏喜欢她。她用心感受每一个音符,用情演绎每一个旋律,在音乐之途上愉悦地奔跑,此时前方骤然变故——读初二那年,楼天云的母亲不幸身患重疾,让这个原本就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。舒老师得知后免去了她的学费,每次培训结束还让她住在家里。

一边是患不治之症的女儿,一边是突患重疾的妻子,楼天云的父亲擦干泪水,对妻女露出明朗的笑容。他告诉女儿:“爸爸现在要照顾好妈妈,你要学会照顾自己。”这个男人从抱起女儿的那天起,就决定要给她加倍的爱。他带着女儿走出门,面对世人的目光和议论,让她明白自己的不同并勇敢地接受它。

父母的智慧和爱,为楼天云打造了坚实的堤坝,抵御一波又一波人生激浪。母亲患病的日子里,楼天云仿佛一夜长大。那些独自往返于余姚和宁波之间的日子,对她来说是一次次漫长的历练。她需要换乘两城间的公交车,需要面对漫长的等待和不确定的行程,一个人坐车,一个人下车,一个人步行。她的视力极弱,光线不好时甚至看不清前方的路。有好几次,她回到家时鼻青脸肿。妈妈心疼地问她发生了什么,她只是笑笑说:“没事,只是撞上电线杆了。”爸妈很心疼,但也只能让她跌跌撞撞、摔摔打打走自己的路。

怀疑、抱怨、悲叹,“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”……这些情绪和自我否定很少出现在她的心态里。父母没有教给她太多高深的生命哲理,只是告诉了她一些朴素的生活真相。她入耳入心,使之滋养成为自己骨骼和血液中的坚韧和强大。

2017年,楼天云考上重庆特殊教育中心,进入文科班,继续学习长笛。2020年,她考上国内知名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,成为该校仅向全国招收的六名音乐专业学生之一,深造长笛,接受更专业化的高等音乐教育。

第一次远赴重庆读高中、长春读大学,都是由父母和家人陪同前去,看过学校、教室和寝室的环境后,家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孩子。此后她开始了独自应对陌生环境和学习压力的考验。寒暑往返学校和家乡的漫长路程,像雏鹰一样,独自飞过辽阔的祖国大地,展翅于西南边陲与北国大地。大学长笛老师迟雨姗对她尤为器重,经常利用休息和放假时间,专门给她“开小灶”悉心指导,并教会她许多做人的道理。



从小学到大学,她的各门功课均取得优异成绩,多次获得奖学金和各种荣誉;音乐才华更是让人惊叹,无论是长笛演奏还是音乐比赛,她总是脱颖而出,屡获殊荣。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金奖、第九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长笛专业少儿B组全国金奖、中央音乐学院金展演奖、CCTV“超级宝贝”宁波赛区器乐少年组冠军……位于河姆渡镇金蒲家园楼家的墙上、抽屉、橱柜里,各类奖状、奖杯、奖旗摆得满满当当;征文、田径、攀岩等赛事,她亦屡获名次。



2023年下半年,即将大学毕业的楼天云开始为工作奔波。她敲开一扇扇求职的大门,特殊教育学校、音乐培训学校……得到的是冷漠的拒绝和无视……她的奖状和荣誉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毫无意义,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得到。

这个时候,余姚市残联康复中心主任、残奥游泳冠军王益楠向她伸出援助之手,鼓励她永不言败,并介绍她认识了余姚市哆来咪艺术学校负责人彭毅。该校由退伍军人创办,以出色的音乐培训和良好的社会声望,在当地享有盛誉。听过楼天云的演奏后,老师们被她的才华和努力所打动,很快接纳她成为长笛音乐老师。

彭毅评价,楼天云有专业音乐素养,长笛演奏技巧娴熟、演绎水准极佳。《茶花女主题变奏曲》《瓦拉格咏叹调》《自由射手》等世界长笛名曲的演奏,不亚于音乐名家。楼天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,用音乐才华和教学经验赢得了师生们的喜爱和尊重。一位学生说:“听了楼老师的传奇故事,再听听她吹的长笛,觉得自己好渺小。”

对于楼天云来说,成为一名长笛音乐老师,是她目前的希望所在,更是她未来梦想的起点。她希望通过努力,让父母过上平凡而幸福的日子,期待有一天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,更希望用音乐和梦想,为更多像她一样的残障孩子点亮希望之灯。



2024年上半年即将毕业的她,对未来的期许一步一个脚印:继续努力备考教师资格证和钢琴调律师资格证,提升长笛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,还将用自己的音乐和故事去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。

“幸福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,以后有能力了,也要回报社会,回报这么多帮助关爱过我们的人们。”这是父母对楼天云的谆谆教导,也是她一直铭记于心的信念。

在楼天云的现实世界,光线总是以一种柔和而模糊的方式存在,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稀释。她的视界,只能捕捉到模糊的轮廓和若隐若现的色彩。但她相信,只要心中有梦想,手中有力量,必定能够穿越漫长的岁月风霜,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。

一曲长笛上天云。也许,楼天云生来就是天空的云朵,白净、轻盈、明亮、透澈,有着世俗不染的纯粹。“月亮降落点”是楼天云的微信名,这个名字充满了月光的纯净之美。这个“月亮的孩子”的眼中,世界因疾病而模糊,但音乐在她心中始终熠熠生辉。她的故事还在继续,而未来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期待……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来源:姚界客户端 通讯员 符利群
编辑、一审:夏蔚逸 二审:杨月云 刘文治
三审:陈斌荣